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特朗普: 現在,最讓美企CEO頭疼的"投資人"是川普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美企已建立起防御體系,應對華爾街知名維權股東艾康(Carl Icahn)和佩爾茲(Nelson Peltz)等人逼迫執行長設法提高股價。如今,企業需要擔心的是新類型投資人:美國總統。


川普以非同尋常的方式讓政府插手美企,包括入股美國鋼鐵公司,要求輝達(Nvidia)和超微半導體(AMD)將中國大陸市場的部分營收上繳政府。五角大樓上月宣布持有美國大型稀土開采商MP Materials的15%股份。上周五,英特爾更同意讓美國政府取得價值89億美元的10%股權。

律師、銀行家與學者指出,這些發展可能預示美國正從吹噓的自由市場體系,逐漸轉向歐洲、甚至中國俄羅斯較常見的“國家資本主義”模式。華爾街銀行與律師事務所也正急忙替企業擬定應對劇本,以防或至少安撫川普的幹預。


Sidley Austin律師事務所企業防御業務聯席主席Kai Liekefett表示:“幾乎所有我接觸過、經常獲得政府補貼或撥款資助的企業目前都很擔心。”

三位知情人士透露,川普政府正在廣泛物色其他可能適合政府介入的公司。

美國政府此前也曾介入企業經營。奧巴馬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持有銀行和汽車公司的股權;奧巴馬拜登政府均曾透過政府補貼推動綠色科技。但專家認為川普的舉措更為激進,他挑中的公司並非瀕臨崩潰,倒閉了也不會像金融危機中銀行破產那樣引發全球金融連鎖反應。

巴黎政治學院歷史教授、《美國資本主義時代:美國歷史》作者Jonathan Levy指出:“美國一向對公私分際保持警惕,唯一例外是在戰爭或國安因素素。”白宮強調,這些投資確實出於國安考量,否認入股關鍵企業會破壞自由市場。

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,通過股權參與,美國納稅人將分享英特爾發展帶來的收益。

一位白宮官員表示:“這並非普通企業,而是攸關國安的關鍵產業,值得采取行動。”。

但川普近期舉動明顯打破慣例,例如針對輝達和超微,政府提出方案,要求這些芯片公司繳交15%的營收給政府,才能避開貿易限制,繼續在中國大陸銷售芯片。




馬裡蘭大學歷史系名譽副教授David Sicilia表示,他從未見過美國針對特定企業而改變貿易政策的先例,“最不客氣的解讀就是,這是對成功的勒索”。

上周五談及英特爾協議時,川普還說,該公司執行長“一心只想保住職位,最後卻給了美國100億美元”。

與艾康等傳統激進投資人透過推動企業拆分業務或來提升股價不同,川普的要求,不管是要求企業“自己吸收關稅成本”或撤換執行長,往往未明確與股東回報掛鉤。


目前英特爾股東對政府介入的反應正面,上周五消息宣布後股價收漲逾5%。反之,競爭對手超微等的股價自潛在交易消息傳出後持續下跌,分析師認為部分原因在於市場預期政府將優先支持英特爾。

印第安納大學學者Sarah Bauerle Danzman指出:“短期來看,這類交易可能有利,反正你遲早要被擠壓。但一旦政府涉入戰略決策,企業的選擇就不再由市場主導。”

更廣泛的問題則是此舉讓普通股東失去保障。紐約大學公司治理教授Edward Rock表示:“我們習慣控股股東追求私利,現有法律還能處理這類情況。但若政府鼓勵企業終止業務海外外包,公司法律體系就尚無處理此類情況。”

法律專家Liekefett指出,拒絕川普要求並非易事,對政府提告也無濟於事。《芯片法》未明確授權政府入股,但部分條文的措辭仍可被解讀為賦予此類權限。

企業顧問表示,目前的“防身術”策略是繼續避開川普視線:清除官網關於多元平等包容的表述,增加拜會總統辦公室的頻率。例如,知情人士透露,高盛執行長蘇德巍(David Solomon)自川普1月就職以來已四度進入白宮,遠高於過往㥽例。

政策專家Dan Ikenson擔憂,這種氛圍正侵蝕美國的公平競爭環境:“誰還願意投資沒有獲得政府支持的公司?拒絕向川普低頭的潛力企業又會有何種下場?”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75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0 秒